各學院:
日前,湖北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廳發出《關于授予三峽大學侯海燕同學“湖北省自強奉獻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三峽大學侯海燕同學始終懷著一顆樸實、善良、自強的心,頑強地學習和生活,將實現自身價值與關愛他人、回報社會統一起來,被師生們譽爲“愛心使者”。自進入大學以來,侯海燕同學多次榮獲校“優秀青年志願者”、“優秀學生幹部”、“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2008年5月,侯海燕被評爲三峽大學第五屆“十大傑出青年”。侯海燕同學的先進事迹彰顯了中華傳統美德,展示了當代大學生精神風貌。
《決定》號召全省高校大學生向侯海燕同學學習,學習她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學習她扶弱濟困、感恩奉獻的傳統美德;學習她發奮讀書、立志成才的進取精神;學習她直面困難、樂觀向上的陽光心態。
《決定》要求各高校要把侯海燕同學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人事迹作爲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生動教材,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事情,引導大學生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承擔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重任。
現將《決定》摘要轉發,供各學院學習。同時在事情中要及時發現我校自強不息、樂于奉獻的學生典型,對于好的典型及時總結宣傳。
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宣傳部
2009年3月5日
三峽大學侯海燕同學自強奉獻先進事迹
侯海燕,女,1985年12月出生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堰乡清水堰,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學學院2005级生物工程专业学生,中共预备党员。
从出生那天起,侯海燕就经历了此凡人更多的磨难。因母亲生她时难产,侯海燕不幸被留下了“歪脖子”的残疾。从她记事起,母亲的身体就没怎么好过,家里的债,也一直没有还清过,一家人日子过得很紧。即便如此,望女成凤的父亲照旧把她送进了学校。但求学之路是艰难的,经常拖欠用度让她无法面对慈祥的老师。上初中时,侯海燕获得了慈善人士的资助,她的求学之路似乎一下子顺畅了许多,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读高一期间,侯海燕不幸熏染了肺结核,病情很严重。住院开始的那段时间,她内心痛苦,情绪降低,这时,老师和同学纷纷去看望她,勉励她,他们的关爱让侯海燕关闭的心扉重新敞开,变得坚强起来。全愈回校后,侯海燕加入了班长竞选,并赢得副班长一职,她的学习结果也直线上升。2005年夏天,侯海燕考入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學學院。不幸的是,2007年,命运又给了侯海燕致命的一击,身为家里顶梁柱而且身体一向结实的父亲突然因患肿瘤而病倒,家里的生活一下子变得无以为继。病弱的母亲无奈之下拖着病体外出打工,以赚取微薄的收入维持家用,而懂事的侯海燕则更是一面刻苦学习,一面勤工助学缓解家里经济困难。
曆經磨難的侯海燕,更爲深刻理解自強自立、感恩奉獻的精神內涵。2006年6月,她創辦了三峽大學“愛心超市”,获得同學們的積極響應。開辦不到一年時間,就接受捐贈衣物8000多件、書籍1000多本、鞋子1000多雙,先後使500多名大學生和2000余名宜昌市民受益。2008年5月12日下午,侯海燕和“愛心超市”的同學走進學生公寓,一層層樓跑,一間間寢室叩,收集廢舊物品,隨後遞上向地震災區獻愛心的《倡議書》。就這樣,她們收集了大量的廢品,經過清理變賣了2500元錢,全部捐給了四川地震災區。隨後,侯海燕又在學校2008屆畢業生中做宣傳,動員把用不著又帶不走的衣物、書籍等留下來,捐給災區。
侯海燕同時還擔任學院“叢飛愛心社”社長,參與校園愛心活動組織事情,參加義務支教、幫助麻風病人等活動。從2006年“叢飛愛心社”建设起,侯海燕每個周末和假期,都會帶著愛心社的隊員們前往宜昌姜家灣小學,爲留守孩子義務支教。如今,愛心社支教小組已發展到75名志願者,先後承擔起了宜昌市八中、宜昌博愛康複特殊學校等的支教事情。2007年夏天,侯海燕用自己勤工助學掙來的錢加上找同學借的450元錢,與來自世界各國的20多名大學生志願者一起,走進了湖南省吉首市泸溪縣少渡溪村(“麻風病康複村”),爲長期孤寂生活的老人做飯、熬湯、陪護。2007年深冬,天寒地凍,在湖北五峰崎岖的山路上,侯海燕和她的弟弟爲麻風病老人送電視機。抱著多方籌款買來的新電視機艱難行走著,一步三滑,走走停停,終于在下午兩點多到達麻風康複村,把電視機完好無損地送給高爺爺……
侯海燕同学始终怀着一颗朴实、善良、自强的心,顽强地学习和生活,将实现自身价值与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统一起来,被师生们誉为“爱心使者”。自进入大学以来,侯海燕同学多次荣获校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学生干部、三勤学生等荣誉称谓。2008年5月,侯海燕被评为三峡大学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 侯海燕同学的先进事迹彰显了中华传统美德,展示了今世大学生精神风貌,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积极回声。为表彰侯海燕同学的高尚精神和先进事迹,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委、湖北省教育廳决定授予侯海燕同学“湖北省自强奉献优秀大学生”荣誉称谓。